“汽车产业正从‘机械制造’向‘智能移动空间’加速转型,在这一进程中,汽车测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能验证环节,而是成为贯穿研发、生产、应用全生命周期的‘质量生命线’与‘创新催化剂’。”7月12日,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表示。
在他看来,我国汽车测试技术已经有了快速的提升。“在硬件装备方面,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模拟器已实现多场景高精度复现;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系统可完成从常温到极端环境下的全场景、全维度性能检测,部分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。”叶盛基透露,在软件技术领域,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使外观缺陷检测效率提升80%以上,大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模型将整车测试周期缩短30%等。同时,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建设方面,我国已建成多个具备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测试能力的封闭场地免息配资公司,覆盖城市道路、高速公路等复杂场景,测试场景数量和丰富度位居全球前列。
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